热爱教育事业 争做优秀教师——我校召开庆祝第26个教师节中青年教师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0-09-15浏览次数:1696

我校庆祝第26个教师节中青年教师座谈会

 陈万年校长讲话

 

叶俊副校长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党委宣传部王勇部长讲话

 文新院韩雪临老师发言

英语系庆学先老师发言

法律系李小红老师发言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德老师发言

旅游学院王芳老师发言

日语系沈俊老师发言

商学院张燕老师发言

                                                                                                                       (摄影    张正君)

    9月10日,教师节,在行政楼A404会议室,召开了我校庆祝第26个教师节中青年教师座谈会。会议围绕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展开。校长陈万年、副校长叶俊、校长办公室主任周更生、人事处处长穆荣华、教务处处长梅杓春、财务处处长周建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赵连泽、科技处处长陈昌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曾凡捷、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勇,及部分中青年教师代表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叶俊副校长主持。
    陈万年校长首先讲话。他说,在我校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之际,我们迎来了第26个教师节。首先他代表学校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向在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各位同仁,及全校的各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陈万年校长说,要把我校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而要有高水平的学科就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这样才能办出高水平的院系,才能办出高水平的大学。而中青年教师是被寄予厚望的,所以中青年教师要为把我校办成高水平大学儿出力。陈万年校长希望各位中青年教师围绕我校发展目标,争先创优,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争取把自己所教的课办成学校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中青年教师要在学历和职称上不断进取,争做学校名师,省级名师,乃至全国名师。中青年教师还要从事科学研究,这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提高的需要,要在学科的前沿,刻苦研究,创造出成就,以教学科研方面的实际成绩来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高水平的教师。
    党委宣传部王勇部长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谈了学校引进人才与培养现有人才的关系,他从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学校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培养好现有的人才。
    文新院韩雪临老师、英语系庆学先老师、法律系李小红老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德老师、旅游学院王芳老师、日语系沈俊老师及商学院张燕老师先后就自己的成长经验、学校师资建设等做了发言。
    叶俊副校长最后作总结讲话。她说,国家和省里先后公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给予民办高校一些鼓励性的政策,并指出民办高校也要办出一流大学,在这样的形式下,机遇与竞争共存。叶俊副校长向大家通报了今年我校招生的大好形势,今年是我校有史以来第一次招生突破5000人大关。随后,叶俊副校长就我校教师招聘、学历进修、职称评审政策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她希望中青年教师抓住机遇,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早点创造机会,在学历和职称上更上一层楼。她还向大家介绍了我校“青蓝工程”建设情况、合格教工之家、先进教工之家评审情况。叶俊副校长希望在座的中青年教师认真学习、领悟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大学参观时的讲话精神。她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三江一定会更美好,三江的事业一定会更兴旺,大家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校从1998年起开始招聘青年专职教师,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培养青年专职教师,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他们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目前已有近30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60多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今年又有30多人报考硕士学位。学校引进博士6人,自己培养博士4人,近20人攻读博士学位。在校内,学校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组成帮教对子,把好教学关,开展教研活动。为了推动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投入数百万元实施三江学院“青蓝工程”,培养教学骨干、青年学术带头人,其中有三批9人已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人选。学校还举办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激励他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年组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课程”,并向青年专职教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学,教书育人,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层次。
 

(记者  张正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