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召开三江学院学生工作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0-06-12浏览次数:976

三江学院学生工作研讨会

 

董新华副校长发表总结讲话

        为更好的推进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生工作,学生工作部于2010年6月3日下午2点在行政楼5422会议室召开了三江学院学生工作研讨会,会议由董新华副校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副校长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芝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范寿康,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黄安永,经济学院院长周敏倩,旅游学院院长沙润,艺术学院院长邢晓刚,宣传部部长王勇,文新院副院长季丹军,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峰,英语系副主任余雪冰,国际教育学院学工办主任李佳,学生公寓管理管理部吴杰波,学工部正、副部长。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1、结合本学期中期考核,认真分析研究学校考核指标中学生管理工作部分(260分)的内容,提出改进意见;2、在实行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实施情况,提出改进意见;3、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工作?4、在实行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基础上,在学生工作方面,学校和院(系)两级各自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学校和院(系)两级的关系?5、学生公寓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学校、院(系)和学生公寓管理部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实施正确的考核?6、研讨问题未提及的、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
        会上,董校长对各位院长在百忙中抽空参加本次研讨会以及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请大家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畅所欲言,提出改进意见。董校长说,学工系统在面对院、系工作时,要提倡树立鲜明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这是工作的宗旨。职能部门尤其是学工部在行使管理权力过程中有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希望在座的各位提出,帮助我们,便于改进工作。
        与会者在肯定学工部工作的同时,针对会议主题并结合各院、系的实际情况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对考核指标中学生管理工作部分(260分)的内容及现行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党建工作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有积极意义的改进意见。会议过程中不时穿插着热烈的讨论。
        与会院系负责人共提出五点建议:
        一、 考核的关键是考核指标及标准必须要尽可能做到简便、务实、科学、有效。 考核办法的制定需要作如下考虑:1、根据学生工作价值主导,确定核心指标;2、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合理性,不是简单的给予分值,对于其中的最重要的项目,如就业、安全等除了具体的权重之外,可另外予以说明;3、可以加入院系特色创新的指标,鼓励院系发展创新和特色工作;4、具体标准和目标的设定很有讲究,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5、用词要讲究精准,一个项目中说明条件过多,容易导致真实的基本状况产生交集,造成院系考核打分的两难现象;
        二、随着生源结构的改变,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增强,现行的‘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出现一些不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情况。如何兼顾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规范及个性化发展?建议大一继续严格实行该制度,使学生在适应期基本养成良好的习惯;大二及其以上年级学生,各院系自行组织,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形式,制定具体要求,落实管理措施。
        三、在学生党员发展及考核的细化条件上有待重新研究考虑,力求科学化。党员教育的组织实施形式上可以多样化,以求实效。
       四、实现二级管理的深化建议采取分项渐进式的方式。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两个问题要解决好:一是学校学工部要研究哪些该管,哪些要放?二是院(系)要尽快的由原来被动执行向主动谋划转变。二级管理无法深入推进,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院(系)工作的同志主动谋划意识不够,仍然停留于过去的被动管理的习惯上,这些都会导致院(系)学生工作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和特色较少。
        五、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党员和骨干密切配合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明确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党员和骨干各自的职责;提高学生公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最后,董校长发表了总结讲话。他说:虽然还有部分同志来不及发言,但我感觉已经达到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大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表达,有几个观点达到了高度统一。大家都一致认为,近年来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后,学生工作的总体态势是好的,各院系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断体现。
        董校长指出,为更好的推进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生工作,要重视以下两点:第一,我们做事是否从实际出发?如果光凭条条、本本出发、靠拍脑门是要出问题的!如果从实际出发,必然有个问题,是否符合实际?必须承认任何管理规则都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嘛。所以要允许说不同的话、甚至允许说错误的话。要清楚认识到某些管理规则的具体内容中有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地方,有的指标过于严苛;我们在实行这些指标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机械、教条,这是不合适的。任何规章的执行必须要做到统一思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后才能做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各院系情况大不相同,但大前提是一致的。第二,在办好学校的大前提下,鼓励大家说实话、说真话;要提倡创新的思维、评判性的思维,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要提倡这种风气。

(通讯     张佩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