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校长姚止平在赴南京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53岁。
噩耗传来,在全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普通百姓到党政领导,从当地媒体到互联网络,人们都为失去了一位清正廉洁、师德高尚、谦恭勤勉的教育英才而哀痛不已。如东县数千名干部群众和栟茶中学6000名师生挥泪为他送行,灵车过处,许多栟茶群众和栟中学子都失声痛哭……
姚止平1955年1月25日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其父母都是三十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学习,姚止平从小被寄养在如东栟茶姑妈家,1973年1月至1975年8月下乡插队,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至1977年8月进入如皋师范学习,1977年9月至1984年8月在如东县景安中学任教。1984年9月,姚止平调到如东县栟茶中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教导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3年2月起,任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正科级)兼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姚止平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农村教育三十四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多次放弃返乡和回北京工作的机会,放弃优厚待遇,扎根南通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用心血和汗水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办成了全国一流学校,使海边渔村成千上万的农家孩子得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跨进大学校门,改变了人生。在他的带领下栟茶高级中学从原来一所普通农村中学一步一步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连续多年高考成绩在全省位居前10名,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2004年学校以593.55分的生均总分名列全省榜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5年来,全国除台湾以外33个省市区的1000多所学校2万多名教育同行来这里学习考察,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栟茶中学的辉煌业绩,被称之为“栟茶现象”。
然而,就在此时,姚止平校长突然走了,带着对他心爱的教育事业无尽地眷恋不舍地走了,给我们留下的只有他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清正廉洁、严谨正直、朴实诚恳、儒雅彰显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用尽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不计个人得失,执着追求教育公平,实践教育公平的高尚精神。他的模范事迹,历历篇篇让人深深感动,不能自已。
心系百姓,力倡“平民教育”,全心全意为普通百姓子女的成功成才搭建坚实的台阶;为人低调,但在事业上却不懈进取,敢于挑战自我,超越现状,追求卓越;苦心经营学校,使学校逐步拥有了较为厚实的办学实力,但从不以权谋私,以权营利,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有着广泛而热烈的社会影响,但从不张扬自我,从不争功求利,面对各种荣誉,常常主动“让贤”…… 在姚止平校长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伟大情操,闪亮夺目,熠熠生光。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学习姚止平校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学习他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昂扬斗志;学习他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的争先意识,始终保持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学习他精益求精、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埋头苦干、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优秀品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风尚;学习他以人为本、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始终保持亲民爱民的博大情怀。要以姚止平校长为榜样,深怀爱民爱生之心,立足本职,乐于奉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把每一件普通的事做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附:
一、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姚止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二、痴情于农村教育的平民教育家——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校长姚止平事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