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届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2007-12-29浏览次数:2357

我校首届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骆志斌常务副校长主持会议)

(校领导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

(科技处陈昌柏处长作主题报告)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范寿康教授发言)

(郑云波教授发言)

(陈万年校长为三江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并亲切合影)

(陈万年校长发表重要讲话)


  12月28日下午2点,我校首届科技工作会议在三江会堂隆重召开,陈万年校长、骆志斌常务副校长、陈云棠副校长和理事会理事戚焕林出席会议,各院系、部门负责人、全校科级及以上干部,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和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00余人参加。大会由骆志斌常务副校长主持。
  科技处陈昌柏处长首先作《努力开创三江学院科研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指出:高等学校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三江学院虽然是民办本科院校,但是,国家在对普通本科高校的科研工作要求和目标上并没有做出任务区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是民办高校而放松对科研工作的要求。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观点思考,民办本科院校也应该争取达到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要求。报告从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科研队伍、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全院师生员工的科研意识明显提高三个方面回顾了三年来的科研工作,三年来我校科研工作在纵向科研和横向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对今后科研工作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思考。既有科研工作的宏观目标又理清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思路,提出我校目前的科研策略应该是纵横结合、以横为主,既要积极争取纵向课题,又要务实地面向基层、面向企业,走产学研合作的科研道路。报告对近期加强科技工作提出了若干很有价值的建议,提出要制定加强对科研工作成绩出色人员的奖励政策,要落实科研编制,要完善科研论文、作品等科技成果的奖励办法,要加强各院(系)、基础教学单位对科研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报告指出现阶段科研工作的重点:文管类学科应该以文化创意产业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为重点,理工类学科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以科技攻关为重点。学校对院(系)和基础教学单位承接的科技项目要实行优先扶持政策,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果。报告还提出了我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有五位老师向大会作了关于本院系科研工作的报告,阐述了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自己的特色做法以及已有的成绩。他们是电气工程学院王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范寿康、旅游学院郑云波、计算机系叶传标、中文系韩雪临。五位老师的报告结束后,骆志斌常务副校长宣读了表彰“三江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决定,张燕 、贺文、张家海、顾永芝、田长广、陈昌柏、王尧、张安康?、杨少雄、邢晓刚上台接受陈万年校长的颁奖。
  陈万年校长在颁奖结束后作了重要报告——《科研工作是普通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江学院报》将做全文刊载)。报告中陈校长阐述了两点意见:第一,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三江发展和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二,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他指出,我们要转变一些不利于科研工作的观念,做好科研工作是把我校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的需要,是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他说,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必须要既能上课,又能搞科研。大家要有上进心,尤其是刚晋升为讲师的一些教师。陈校长要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科研工作。马上正式下发《三江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要加强科研队伍和机构的建设,要建设各学科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如果确实需要引进科研人才,学校可以考虑。各院系安排好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安排好科研工作。要建设一批学校、院系一级的科研机构,但是要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努力创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要加强对科研的投入,房子和设备学校投入已经很多,如果确实需要学校还可以投入,但是要有成果。青蓝工程重点培养的队伍建设项目有很多投入,要进行检查。我们鼓励职工进修,但是也要有成果。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找扎扎实实的课题加以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要建设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制度,人事处要会同科技处拿出考核办法,奖励机制要跟上去。在陈校长报告即将结束时,他要求做好期末工作,特别是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全校平安顺利进入2008年。
  骆志斌常务副校长在宣布大会结束时对今后科研工作的变化进行了归纳,那就是实现科研工作的三个转移:由以老教师为主向以老教师为指导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转移,由自主立项向走出校门、争取横向课题的转移,由科技小练兵向高水平的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的项目转移。他希望全校教职工勇接项目,乐于接项目,接好项目,做好项目,争取使科技工作在新的一年有新的突破。将近5点,大会圆满结束。


                          (记者 宋常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