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军军发言

高邮农文旅集团总经理邹海峰发言

校企地三方协议签署现场

11月1日,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在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丽,党总支副书记吴明明,副院长汤蓉的带领下,赴高邮市开展校企地三方合作交流会,学院联系领导、三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军军参会。中国国旅(江苏)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高志勤,高邮农文旅集团总经理邹海峰等代表企业和地方参加此次交流研讨。
在合作方代表的陪同下,学院教师一行实地调研了盂城驿、南门大街、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汪曾祺纪念馆及文游台等核心景区,深入了解了高邮在历史文化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与需求,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随后举行的交流会上,三方领导分别致辞,围绕校企地协同育人、人才供需对接、实习基地建设以及高邮地方文化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广泛共识。
邹海峰作为东道主,对与会各方表示热烈欢迎。他在发言中强调,集团高度重视与三江学院文旅学院的合作,愿全面开放旗下景区、乡村综合体及文创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课题调研与毕业设计提供真实而丰富的实践平台。他指出,高邮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态,为文旅学院在课程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育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可能性。他期待,通过将学院的智力资源与集团的产业资源深度对接,能够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的典范,携手培育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文旅人才,实现校企共赢、共同发展。
沈军军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他强调,本次合作是深化产教融合、践行OBE理念的战略举措,通过引入中国国旅的行业实战资源与对接高邮独特的农文旅土壤,能够共同构建“人才培养共育、科研项目共研、产业发展共兴”的创新模式。他期待三方优势互补,不仅为学生拓展广阔的成才通道,更为服务地方、推动江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三江力量。
王丽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施、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相关情况,强调学院长期坚持“贴近市场,依托行业”的办学理念、“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点介绍了未来发展方向,认为校企地三方合作应该建立在优势共享、相互赋能的基础上,学院将积极推动校企地三方在实践教学、课程研发与师资共建等方面的深度协同。她期望能整合中国国旅的市场渠道优势与高邮的农文旅特色资源,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将真实产业案例融入课程设计,开展项目式教学,携手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育人平台。
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张彦儒和广告系副系主任沈璐分别从专业角度表达了合作期待。张彦儒提出,希望依托高邮农文旅资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与旅游线路设计与文旅项目策划。沈璐从广告传播角度建议,将高邮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文旅项目宣传作为学生课程实践项目,实现“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地方发展注入青春创意。
最后,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三方代表现场签署了校企地三方协议。各方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项目共建、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此次访企拓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更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新动能。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并输送专业人才。
(通讯 沈璐 摄影 杨泽文 樊孙进 审核 王丽 汤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