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获批5个新增本科专业

发布日期:2025-04-24浏览次数:188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申报的时尚传播、数字出版、供应链管理、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人工智能5个本科专业获批。至此,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60个。

此次获批的5个新专业,紧密围绕江苏地方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新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学校未来将持续优化专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各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江学院2024年获批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

学位授予门类

所属学院

1

数字出版

050307T

新闻传播学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

时尚传播

050308T

新闻传播学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

供应链管理

120604T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管理学

法商学院

4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081012T

土木类

 

土木工程学院

5

人工智能

080717T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讯 王林艳 审核 王蔷馨)

新闻链接:

 

1.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字出版专业

出版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石,党和国家也对出版专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22年,出版可授予博士专业学位。同年,各知名高校已开始共建出版学院或出版研究院;2023年12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文件《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系统推进出版学科专业的共建工作。

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形态,是传统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当下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出版业正在向智能媒体方向迈进。在新形势下,数字出版将融合出版、技术、艺术、营销等,正在形成一门具有跨学科属性的专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字出版专业将融合出版内容策划、设计、出版技术、出版运营等,构成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支柱性知识体系。

本专业强调一专多能,通过四年在校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交互电子书、小程序、有声书、短视频、动画、H5等数字产品,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策划、设计、制作、运营等全流程知识与能力,并熟练掌握数字出版策划、制作、宣发等业务,成为知识生产与传播领域的设计师和推动者,为中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致力于将本专业与网络与新媒体、时尚传播、新闻学等多个专业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群,为实现中国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三江智慧和方案。

2.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时尚传播专业

时尚传播专业是为了满足时尚及相关产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由国家教育部批准特别设置的专业,于2006年首次开设,属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前沿专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时尚传播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升人文与时尚艺术审美素养、锻炼数字媒体传播技能、形成国际视野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将新质生产力意识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强化提升学生的时尚审美与创作能力、时尚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扎实的时尚实践与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强调综合素质的复合应用型时尚传媒人才。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同时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类时尚公司及相关领域的时尚内容与会展策划、时尚信息生产与发布、品牌传播与管理、时尚影像制作等工作,可以成长为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视野国际化的高素质应用型数字时尚策划人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致力于将本专业与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新闻学等多个专业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群,为实现中国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三江智慧和方案。

3.法商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领域之一,涉及从原材料供应到客户销售的全生命周期流程优化。这一专业交叉整合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目标: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掌握较强的供应链运作原理和流程、供应链信息管理、协同供应链运作管理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全局和战略意识;懂得优化全生命周期供应链,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供应链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供应链成本与绩效管理、供应链协同运营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规划与设计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电子商务类企业从事供应链系统整合优化、采购、供应链信息处理、运营管理、供应链规划与设计和供应链质量、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过3-5年的实际工作,能够胜任供应链产品经理、供应链规划经理等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工作要求。

4.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校企协同,强化实践教学和工程素养”的专业办学特色,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础,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勇于创新创业,能够从事智能决策、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建筑产业全链条活动,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的集成规划、设计和管理,具备研究解决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系统思维、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5.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含括了电子信息、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三江学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需求,聚焦智能应用、智能硬件、数据分析三个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在智能应用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的能力。例如,在集成电路行业的晶圆缺陷检测中,传统的人工检测效率低、误差大。而借助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晶圆表面的微小缺陷,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扫地机等智能电子产品中,通过摄像机、激光雷达,可以形成房间的电子地图,自动规划工作路径,让扫地机自动完成家里的清洁工作。

在智能硬件方向,则注重培养学生将人工智能与硬件的结合的能力。例如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通过内置的人工智能芯片和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在电动汽车上,可以使用面向嵌入式和边缘计算的车载GPU芯片,构造车载智能导航的人工智能网络,完成自动导航工作。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智能化产品,更是少不了相关硬件等方面的开发。这些人工智能迎接硬件开发的工作,也将成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例如,在集成电路行业,智能硬件方向的学生能够参与智能芯片的研发、测试与生产,为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在数据分析方向,DeepSeek等智能平台,更是目前业界关注的热点。学生将深入学习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掌握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例如,在通信领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精准预测网络拥塞情况,提前进行资源调配,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学生通过实际项目训练,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为行业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我校人工智能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专业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企业联合创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基地。我们将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按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各个应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