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名家学术会客厅(第三十一期)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25-01-10浏览次数:407

 

1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名家学术会客厅(第三十一期)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三江学院原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小锡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曹孟勤教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孙迎联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尹娟教授作为“与谈人”,围绕“文科如何做学问?如何写学术论文?”这一主题,对我院教师的科研工作“把脉问诊”,助力我校科研工作提质增效。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迎光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活动中,学院六位近两年新入职教师分别就自己近期的研究主题和成果、文献阅读情况及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交流。四位与谈专家分别就大家具体的课题研究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之道指出了教师做好学术研究的要领和关键,在座老师获益良多,深受启发。

王小锡在交流中指出学术研究关注某一专题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其次要注意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则——“顶天立地”,即既有理论建构,也要解决现实问题;此外还要建立最高最新最全的学术信息平台。他认为大家做研究一定要有近期和远期的规划,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他特别强调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主张锚定问题而后形成问题链和问题结构,对每个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基础上寻求创新点,在此基础上论文、专著的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曹孟勤在交流中同样指出了学术研究方向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做研究如果单纯追逐热点就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合力,而要有学科依托,主张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切入热点问题的探析,找到适合自己的视角,由此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他认为写文章、申报课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以问题为导引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反过来这也能促使大家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孙迎联在交流中指出做研究、写文章不能停留于宏大叙事的表层,一定要有聚焦,寻找合适的切口,从细微处落实深挖,这样的研究才能取得扎实的成果。她认为学术研究中还要有比较的视域,必要时也应有实证分析的佐证。她还建议大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学习积累,关注高质量的期刊,逐渐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尹娟在交流中指出做研究要善于做文献梳理,学会触类旁通和合理借鉴。针对大家提出的如何平衡教学科研的问题,她认为教学和科研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只要做教学的有心者就一定可以找到研究的兴趣点,通过深入研究来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真正实现教研相长。

孙迎光总结指出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成效显著,与会专家的点评及关于学术研究之道、课题申报等问题的分享对大家从事教科研工作大有助益。学院今后也将通过各种形式为大家课题申报打磨工作提供支持。希望老师们在学术研究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通讯 郑琳丽 摄影 罗来振 审核 孙迎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