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民办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在三江学院举办

发布日期:2024-12-30浏览次数:406

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三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迎光教授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要求,12月28日,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与三江学院联合主办长三角民办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会议邀请江苏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光森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前进教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迎联教授,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秘书长、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尹娟教授作为指导专家莅临指导。会议由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三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迎光教授主持。三江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宁波财经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传媒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等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教师代表参会。

此次备课会采用教师代表说课、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共有7位教师代表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的相关专题进行说课分享。会议兼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在我校会议室设置主会场,线上设置分会场,共有近90人参会。

在说课环节,上海建桥学院的朱漪老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了“雷锋精神”体验教学和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活动;无锡太湖学院的卞谢瑜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法,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宁波财经学院的高波老师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了多个鲜活案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张旭老师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力课堂”;三江学院的葛飞飞老师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魏敏老师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南京传媒学院的赵坤老师以培养新时代传媒新人为目标,强调了思政课堂与大思政课平台的结合。

指导专家对老师们的说课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点评,既高度肯定了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很多实用且中肯的建议。专家们指出,首先教学应宏观微观相结合,突出重点难点,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次,要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学应突出特色,结合校情和学情,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独特性,以增强课程的学术性和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

会议最后,孙迎光教授总结指出,此次备课会为老师们提供了自我学习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不仅打破地域限制,方便了教师的参与和交流,也拓宽了备课会的受众范围,是全体教师自我学习、互相学习的良好平台。通过专家的深入剖析和点评,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研究会将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备课活动常态化,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通讯 冯名瑶 郑琳丽 摄影 王烁、付钦丞 审核 孙迎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