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建忠教授作专题指导与交流
科研处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教授引领青年教师科研成长系列活动”研讨沙龙第五期于12月20日成功举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建忠教授作“让写作成为一种自觉——思维训练与专业发展”的专题指导与交流。活动由科研处处长吴敏珏主持,各二级教学单位四十余位教师参加。
活动中,周建忠教授从诗歌《桥》开篇,以高低起伏,造型各异的桥,喻指现实挑战中教师多节点的成长过程,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为引,强调了青年教师在科研成长过程中灵活应变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跨学科思维及AI素养等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周教授阐述了教育写作促进名师成长的十个维度:高度、速度、跨度、精度、深度、力度、厚度、密度、广度、温度,剖析了教育写作对教师知识总量、结构形态、专业技能、专业习性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同时,周教授还针对大多数教师都会面临的“写作六苦”这一难题,指出写作应成为习惯与自觉,应保持存疑之心。他表示,若出现懒惰、放弃、犹豫、徘徊等情况,人将丧失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失去正向发展的可能与生命力,青年教师要独立自强,靠学养积累,坚持写作,保持与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
周教授的讲解见微知著、引经据典,不仅解答了教师教育写作的难题,而且让青年教师们认识到坚持写作的重要性,从科研、学术、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助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科研处和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组织科研成长系列活动,增进资深教授与各学院青年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促进跨学科、跨学院科研活动的开展,帮助青年教师走好科研成长之路。
(通讯 王艳歌 曹婷 摄影 吴疆 审核 吴敏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