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乡村文化墙调研及优化提升设计活动
媒体:搜狐网
日期:2022年8月29日
链接:https://m.life.china.com/2022-08/29/content_149984.html
2022年暑假,为引领三江学院建筑学院青年学子在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乡村文化墙调研及优化提升设计”为实践主题,开展了“绘梦文化墙垣,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的一系列活动。
“绘梦文化墙垣,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由校企教师联合指导,在国内乡村文化墙实地调研基础上,致力于乡村文化墙的优化提升设计,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在经过前期培训后,返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涉及全国6个省份,目前已发放调研问卷1200多份、搜集乡村文化墙200余面,重点优化设计20余面。团队在调研实践过程中、分析并研究了文化墙的设计要素、设计形式、宣传内容等多方面问题,深刻感受到文化墙是传播和挖掘文化的重要依托媒介,起到宣传乡村优秀文化、推动乡村内涵建设,提升人居环境魅力形象的作用。
团队后续将进一步对接江苏省内特色村镇,利用现有墙体,通过手绘画的艺术形式对文化墙进行优化提升,让一面面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成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阵地,为乡村设计点亮精神新“妆容”。
活动行程
本次活动包含前往宿迁的实地调研团队以及前往各自家乡的调研小分队,以下是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流程。
实地走访集民意,贴近农村零距离
队员首先选择的调研地点是宿迁市大兴镇周夏村,周夏早先是个生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组建了周夏大队,闻名于省内外。
7月25日抵达周夏村后,队员们对村民们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近百份有关于村民们对于乡村文化墙的民意调研报告。据受访者表示,当地的乡村文化墙有着清晰的主题脉络,给调研小组提供了一系列的参考思路。
赓续精神葆本色,铭记党史守初心
7月26日,队员们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大兴镇周夏村村史馆参观。馆中处处可见先烈们的事迹,帮助同学们了解到周夏村的相关历史,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创新设计乡村墙,团队合作谱新篇
队员们首先前往实地,对需要设计的墙面进行了详尽的测量分析,之后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集思广益,对墙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向村委领导汇报进程
劳动实践干实事,装点乡村暖民心
队员们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决定对当地文化墙进行优化设计提升,正式开始了绘画工作。
01——红色周夏
本次乡村文化墙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计并完成绘制。文化墙的主要设计元素有嘉兴南湖的红船、庄严的党徽以及人民大会堂。设计思路为党的发展历程,以人民为纽带,一大到二十大的标志物为线索,激励着当代青年人铭记历史,不辱使命。
02——农业学大寨
我们设计墙画中的梯田代表着周夏村当地梯田的地理环境布局,而那位开着割稻机的妇女则代表着勤劳朴实的周夏人民,割稻机里金黄的麦穗寓意着又一年的好丰收。
03——知青岁月
知青文化是周夏村文化绕不开的一抹亮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的设计围绕着知青文化,旨在展现那个时代少年昂扬澎湃的生命力,回顾那段美好的青葱岁月。
04——风华正茂
墙面以周夏特色小吃店的形式呈现当地特色美食,如:丁嘴金菜,西米糕,丁家汤包等。同时此次文化墙设计也展现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精神风貌,富有乡土文化特色,又充满乡村独特烟火气息,打破人们对乡村的陈旧印象,展现新时代乡村活力。
05——展望未来
本次乡村文化墙的主题是展望未来,设计中采用多样的色彩来展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主体物高铁走向周夏,有了周夏站。周夏村主产小麦水稻,人物进行远程操控机器浇灌肥料,预示着未来可以实现轻松务农。
喜迎二十大,歌颂进农村
临别前,队员们与宿迁艺术团一起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希望同学们在奉献中服务社会,在实践中锻造自我,在实际行动中丰富自己,不断砥砺意志品格,用青春与汗水演绎精彩的人生。
(作者: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团委 周夏村:陈虎书记、丁大勇书记、张路会计指导老师:郝峻弘、李甜茹、周凡 团队成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