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刘正涛处长主持会议
为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特点的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新时代人才,11月17日,学校在文旅院咖啡文化与智慧文创实训室,召集了本学期任教通识课程的教师开展了“下午茶”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刘正涛处长主持。
刘正涛介绍了学校“三教融合 三院协同”的人才培养模。他指出,学校立足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基本问题,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为先导,推进三者紧密关联、相互协调、辩证统一。他强调,应用型通识教育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针对应用型通识教育“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开展讨论。他从我校学生在江苏省内的群体定位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健全人格,优雅生活,成人成才,构建校地融合共建“三位一体”通识教育体系,提出了经典阅读的“四个一”专家领读思路:一个团队、一本经典、一门慕课、一场分享;课程建设“主课堂+”的“五个模式”思路:翻转课堂模式、实地教学模式、课程竞赛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成果汇报模式;系列典型活动的“几个重点”思路:乡村调查、博物馆进校园、经典润乡土、非物质文化系列活动、结合一院一品定位的活动等。
会上,刘正涛对最近通识教育的重点工作作了安排和规划。
会议邀请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孟桥院长与大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孟桥从工科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需求出发,提出工科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在工科教学工作中,通识教育究竟值不值得做,应该如何做等系列值得深究的问题并给出答案。他认为我校的通识教育,一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进行通专融合;二要多样化,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增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通识教育更要体现的是“思维改变”这一重要环节;三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上到通识课并不从功利性角度出发,更要自发性和主动性,在座的各位老师要让我们的学生今后要生活得更加快乐,使学生会生活、快乐生活。
研讨会上,遴选了几位优秀的通识课程教师进行了现场交流。任教《先秦诸子精华》通识课程的徐克谦老师作了《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体会》的发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作了介绍;任教《沟通与交际礼仪》通识课程的万露老师作了《通识课: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博雅情怀》的发言,对任教的课程内容、授课特点作了交流沟通;任教《江南茶事美学》通识课程的章柏平老师作了《TPACK框架下“江南茶事美学”通识课建设初探》的发言,从“非遗”传承与传播的角度对这门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进行了沟通。
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自然理工类课程任课教师江召兵老师提出,通识课应是古今中外、中西合体的,不仅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革新科学素养,将科学最前沿的内容带给大家,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座位到讲台,突破专业局限、思维局限、个人局限;人文社科类课程任课教师汤蓉老师提出,通识课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拓展,在应用型高校更需要与实践进行结合,融入现场讲解,带领学生实际体会;技术技能链的认可教师蔡苏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舞龙”出发,他认为需要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传递舞龙的节庆氛围感,将此类传统文化课程建出特色,“刮起”中国风。
学校通识课程研讨会今后将会定期召开,持续研讨,持续聚焦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助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坚定价值信仰,活跃思维,显著提升综合素质,带领学生守护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鼓励学生对精神的追求和服务社会大众的使命承担,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道路。
(通讯 王蔷馨 摄影 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