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专家研讨总结新闻人才培养新模式——“校媒联合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日期:2013-04-01浏览次数:902

董新华校长在会上讲话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笪佐领院长主持会议

现代快报副总编辑梁波先生讲话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 摄影 周晓东 ) 

    3月29日,三江学院与《现代快报》合作举办了“校媒联合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研讨会”,围绕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创办的“现代快报强化班”,研讨总结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三江学院出席会议的领导有:董新华校长、陈云棠副校长、武正林副校长以及学校各部处负责人;现代快报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有:副总编辑梁波先生、总编辑助理张星先生、新闻总监彭亚平先生、新闻中心副主任朱俊骏先生。会议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笪佐领教授主持。
    现代快报副总编辑梁波先生、张星先生、彭亚平先生、朱俊骏先生等业界专家来到三江校园,受到我校领导及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董新华校长在会上致辞,欢迎媒体专家并对报社方面对于强化班学生的认真指导,给予感谢。董新华校长充分肯定了校媒联盟共同培养新闻人才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希望。
    笪佐领院长介绍了校媒联盟培养新闻人才的新模式以及现代快报强化班产生的背景、总体思路、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取得的成果。他说,经省考试院批准,该学院从2011年单列招生计划,创办现代快报强化班,校媒联手、深度合作,采用2.5+1.5+0.5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一、二年级在校接受教育,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学期进入现代快报边学习边实践,主要由报社负责培训与指导,四年级下学期回校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首届快报班从2009级新闻学专业中选拔产生,目前首届快报班学生按照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完成培养计划,首届已结业的强化班学生共发表见报新闻稿件1742篇,其中核心或头条等好稿565篇,参与编辑版面873个,编辑制作新闻媒体作品(包括网站新闻、掌上快报、手机报、微博)10864条,其中点击量过千、过万的作品有411条。每位学生的作品数量及质量都超额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任务,达到了免做毕业论文的标准。此外,首届强化班的学生在考研、党员发展、就业等方面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首届快报强化班在岗学习的表现及办学成果受到了报社、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部分高校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来我校学习相关经验。
    现代快报总编辑助理张星、新闻中心副主任朱俊骏作为报社方面专业指导老师的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介绍了指导、教育强化班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具体方法,并就进一步加强校媒双方合作、完善强化班学生的考核,提出了具体建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石坚教授、新闻系系主任周必勇博士作了学术报告,石坚教授在题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报告中,系统分析了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并以我院现代快报强化班为范例,系统介绍了新闻人才培养从模拟仿真转向实战实务的新探索。
    现代快报副总编辑梁波先生在会上以自己毕业前实习半年的经历,说明目前现代快报强化班这种培养模式,对于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首届现代快报强化班学生代表邓婷尹在会上汇报了自己在现代快报实习、学习的情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有关院系的领导及从事新闻传播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也出席了本次会
议。
 (通讯 毕春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