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积极创业 毕业生的另一种选择——江苏高校毕业生创业及基层就业先进典型报告会在三江学院举行

发布日期:2012-11-20浏览次数:1060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及基层就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

 

师生聆听报告会

                                                             (拍摄  王娟)

    为贯彻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11月14日晚,由江苏省人社厅主办,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和三江学院共同承办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及基层就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我校会堂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武正林,学生工作部部长仇存进、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研究员夏荣娟携四位扎根基层报告团成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武正林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和报告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大学生就业作为民生工程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是党和政府的时代的号召,是经济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大学生奉献社会,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武书记认为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大有作为。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向报告团的各位嘉宾学习,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增强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切实加强知识储备、实践锻炼和品行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不断砥砺意志情操,在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中放飞梦想,成就人生。
    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研究员夏荣娟处长向我们介绍了4位基层就业和创业的大学生,并说明了这次活动是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让大学生了解基层就业前景,并引导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唐丽辉是南京思伯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职业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08年合伙创办了南京职业广告有限公司创刊校园职业,为大学生提供就创业信息服务,09年首批入驻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并先后两次获得南京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共17万元,三年来直接帮助1197人获得兼职和实习的岗位,为在校大学生发布工作岗位信息1256个。在他看来毕业生在学校期间主要准备的东西一共是五样东西:一是资金,有钱才行;二是资源,资源包括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的一切积累;三是人脉;四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五就是政策。
    彭翠2009年选聘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现任职建湖县九龙口镇梅苏村党委副书记、建湖县九龙口园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办公室主任,2011年被评为建湖县优秀共产党员、建湖县大学生村官创业标兵、38红旗手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为盐城市人大代表。她提出她大学的专业知识虽然和现任的村官工作专业不对口,但她不怕吃若,一切从头开始。并提到在近日的十八大会议上,胡总书记在江苏会议讨论上对我们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代表石磊说了这样一段话让她印象深刻,“基层是最锻炼人的,最成长人的地方,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是我们国家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可以大有作为。”
    张正彦是扬州首家青年创业基地的创始人,国家职业经理人,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江苏省创业导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创业知情,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创业导师,扬州大学管理学院创业导师,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扬州创业传播之父”。张老师提出他是如何用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来适应社会,来回馈社会,这是现在大多数大学生比较焦虑的问题。要在困难中学会学习,年轻在创业中可能会有挫折,但是一定要坚持,要相信在社会中会有很多发展的平台,只不过现在的潜能没被伯乐所见,不要灰心,不要气馁,任何的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说把创业作为你人生中的一个备选是重中之重。
    郭浩是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副镇长、团委书记,2008年7月协助书记先后办起了手套厂和玩具厂,带动12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极大的带动了村集体的发展,2010年6月,联合本村青年流转土地50多亩,共同投资500万元扩建15000平方米的肉鸡养殖场,2011年8月被评为宿豫区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项目,他也先后获得大学生十佳村官等荣誉称号。他有三个经验与我们分享:第一要敢于尝试,人要敢于追求梦想;第二创业要贵在坚持,不能因为一点点失败就放弃;最好一点就是创业要享受过程,如果你失败了不可怕,你的人生历练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人生需要梦想,失败不可怕,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四位报告团成员的就业经验让我们了解了基层就业有广阔的空间,走向基层工作岗位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途径。报告会后,我校大学生与报告团成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建筑系的王小华和余保勇同学激动地说:“听完报告会深有感触,不但对就业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使我的就业观念有了质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各种招聘会;去做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别人看好的工作。只有适合自己,才能发挥特长,实现真正的自我。

(通讯  王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