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年理事长和董新华校长一起为校史馆揭牌
校长、党委副书记董新华在揭牌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武正林主持仪式
校史馆解说员为校领导们导游解说
校史馆历史厅(开馆前布置中摄)
校史馆前言
(摄影 宋常铁)
三江学院20周年校庆日日益临近,在这秋风飒爽、暖阳普照的喜庆日子里,10月15日上午9点,历经数月筹备、策划、设计、施工的,位于行政楼一楼的三江学院校史馆举行了揭牌仪式,并首次接待参观。理事会理事长、校党委书记陈万年,校长、党委副书记董新华、副校长陈云棠、武正林、周更生,理事会理事戚焕林、骆志斌、叶俊、王芝庆, 以及各院系、部门领导,部分教师、学生代表出席仪式。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武正林主持仪式,校长董新华发表重要讲话。董校长说,三江学院校史馆的竣工并投入使用,是校庆工作的重头戏,也是我校发展史上的大事,其中凝结着众多师生的心血,更是20年来三江人奋斗和求索的成果的浓缩。他希望各院系要把校史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同学们,尤其是新生参观学习,弘扬我们的学脉、传统和精神,为三江学院的新时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随后,陈万年理事长和董新华校长一起为校史馆揭牌,红绸落下,校史馆的大字灿烂生辉。现场师生分两个批次,进入校史馆参观学习。
校史馆分为历史厅、成果厅、未来厅三个部分。一进门,刻有“唯实求真 开拓创新”校训的乳白色石墙在金色的灯光下显得分外辉煌。玻璃路面印有“1992”、“2002”等三江办学历史重要时间节点的数字,曲曲弯弯的玻璃路面,仿佛照见三江人历尽艰辛奋斗的岁月——这就是精心策划和设计的“三江之路”。原中科院院士、江苏省政协主席、南京工学院院长,三江大学首任董事长钱钟韩的题字,用篆字刻在白色立柱上,同刻有古雅、大气《校史馆前言》的乳白色暗纹石台,以及紫檀木颜色的骈赋体《校史馆后记》一起,彰显出三江学院办学的历史渊源之深和文化底蕴之厚,一种厚重、端庄的气质洋溢开来。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照映出我校走过的辉煌历程,“未来厅”同步播放我校的校庆电视宣传片。参观的师生对这里辉煌的场景、精美的设计、巧妙的构思、优雅的文辞深深赞叹。经过文化产业和旅游管理学院选拔和精心培训的解说员容颜靓丽、礼仪得体,解说形象非常完美,赢得参观师生的阵阵掌声。
从去年底开始,党委宣传部、档案室就开始为校史馆的筹建做前期准备工作,调研、资料收集、方案论证、工程招标等工作一直进行到7月下旬。校领导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冒着酷暑到校多次听取意见,审看样稿,指导下一步工作。党委宣传部的王勇、吴江、宋常铁等同志放弃休息,冒着酷暑高温,与设计与施工单位反复研究、策划,在办公室起草、整理浩繁的文字和图片、视频资料,到施工现场监工,提供协助。
据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组长、党委宣传部长王勇博士介绍说,我校的校史馆是在校领导的正确定位和指导下,各部门、院系通力协作的成果。我们努力克服党委宣传部人手紧张,在校庆工作和日常工作相互叠加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潜力,加班加点,以便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同时,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现有房舍、资金、人力、资料条件下,尽最大可能追求策划(思想内涵、文化品位)、艺术设计、工程施工的专业化和精致化。尽管如此,还是留下了或多或少的一些遗憾,有待今后逐步修正和提升。
校史馆建设得到了校长办公室、档案室、校产与设备处、后勤集团、保卫处、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等有关部门、院系的大力支持,这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记者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