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提高质量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江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大会胜利召开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吴岩副主任发表重要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徐子敏处长作报告
董新华校长主持大会并作总结讲话
陈云棠副校长就如何做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作主题报告
大会会场
董新华校长出席小组讨论听取意见
陈万年理事长、董新华校长、陈云棠副校长、武正林副校长会见吴岩副主任
董新华校长、陈云棠副校长、武正林副校长、周更生副校长等领导陪同吴岩副主任视察校园
陈万年理事长等校领导与吴岩副主任合影
自3月底董新华校长赴北京出席教育部全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后,三江学院迅速组织落实会议精神。5月18日,三江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大会在三江会堂胜利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有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吴岩副主任、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徐子敏处长、陈万年书记、董新华校长、陈云棠副校长、武正林副校长、周更生副校长以及院(系)、教学单位、职能部门领导和部分教职工。大会由董新华校长主持。
大会首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吴岩副主任发表重要讲话。吴主任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入手,全面解读了《国家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高校发展的引导作用。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确立了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健全保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抢抓机遇,提高有特色的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同时,吴主任详细阐述了民办本科院校的战略问题和微观问题,并对三江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人要走出去,事要干出去,名要扬出去,眼界要放出去,站位要跨出去,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接着,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徐子敏处长作了精彩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三江学院要紧抓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机遇,以省教育厅开展的重点专业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学校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随后,陈云棠副校长就如何做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作了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和会议筹备工作,学校制定了《三江学院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若干意见》的文件及9个配套文件,院(系)提交了20多份经验交流材料。就如何贯彻落实《意见》,陈云棠副校长提了三个要求,即认清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陈云棠副校长重点强调要把学科专业建设作为龙头,着力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把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关键环节,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培养师资作为核心工作,着力建设“双师结构”应用型教师队伍;把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大会的第二个阶段由院(系)、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等领导以及老师组成的八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并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董新华校长作了大会总结讲话。
董校长指出,此次会议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是事关学校内涵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并将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会议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关键是要组织落实。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我校最紧迫的核心任务,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人人有责。在学校全面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将来怎样做,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值得每个人深深思考。对于分组讨论中八个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教务处牵头认真吸收、梳理、落实。
董校长强调,落实本次会议,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认真学习教育部《高教三十条》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高教三十条》对于我们办学就好比《西游记》里面的定海神针,将对中国高等教育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发展都起到重大指导作用,我们要逐段逐句认真学习、研读、领会。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三者的内容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背景的,当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阶段不同时,三者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当前全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江苏又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省份。现代大学的理念就是为了人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从根本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自觉遵守三个规律,应自觉遵守教育教学规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处于学校工作中心地位;要自觉遵守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自觉遵守青年身心发展规律,以生为本,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人格发展。
三是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要进一步明确我校办学定位的应用性特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验实践环节等诸方面都应充分体现。
二、从三江学院校情出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近期着力做好以下七件事:
1、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修订完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有一定区别度。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总课时数要适当减少。
2、尽快制定符合校情的二级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所有高校都要向社会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这是全社会对我校办学质量的评估,可以说是最大的评估。所以,制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可以先探索发布我校2011年度教学质量报告。
3、大力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争取更多教改项目立项。加大校企政研合作力度,拓宽应用性人才培养渠道。
4、加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大力培养优良教风、学风、校风,拓展第二课堂,抓好团学活动,培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5、着力抓好教学过程中诸多关键环节的建设和质量控制,比如第一环节——备课,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认真加强备课,各院系要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6、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确保教学经费的投入。
7、千方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⑴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控制师生比;⑵院长和系主任统管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情况,院系就是“一张皮”,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加大协调力度,建设“优秀课堂”;⑶强化师德建设,教书者一定要育人,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双师型素质;⑷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⑸建立教师教学档案,为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打下基础;⑹大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质量、结构合理的外聘教师队伍;⑺改革第一职业教师的工资体系,逐步实行和公办高校绩效工资相对应的绩效工资体系。
本次大会着眼质量提升、推动内涵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是一次新形势下的统一思想、鼓舞斗志的大会,是学校发展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胜利召开,更加坚定了学校走以质量提升谋求内涵发展之路,有利于推动学校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大学。
(通讯员 俞华 康亚华 摄影 张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