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2-05-15浏览次数:984

我校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

陈云棠副校长主持召开会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教育厅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实施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5月10日下午,陈云棠副校长在行政楼5322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计算机学院、电气学院、土木学院、电子学院、机械学院以及教务处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教务处梅杓春处长从教育部和教育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计划重点、学校工作方案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和解读;随后,计算机学院、电气学院、土木学院、电子学院、机械学院的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校企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与经费支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会上,陈云棠副校长强调,我校要以教育部和教育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为契机,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工科专业特点的方案,积极推动实施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最后,陈云棠副校长就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我校进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抓手,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径,构建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推进以强化能力为重点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培养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环节,利用校企合作的途径,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挂职锻炼、积累经验,有计划地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四是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明确学生在校外学习阶段的考核、评价标准,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教育部于2011年1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提出了一系列鼓励高校、企业、学生参与“卓越计划”的政策措施;教育厅也于2012年3月出台了《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苏教高[2012]6号),并即将实施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此次研讨会后,学校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逐步推进实施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

附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教育部网站链接地址: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附件2:《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苏教高[2012]6号),教育厅网站链接地址:
http://www.ec.js.edu.cn/art/2012/3/30/art_4267_68067.html


                                                 (通讯员 华沙  摄影  王长鹏)

分享到: